2019年5月25日,西南政法大学第五届刑事司法论坛暨第十三届尚权刑事司法青年论坛在重庆召开。本届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协办,主题为“刑事辩护40周年:问题与展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法检部门的业务专家,知名刑辩律师等6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孙长永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院长吴宏耀教授和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任毛立新律师在论坛开幕式中致辞。
本次论坛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有效辩护在中国语境下的展开”、“侦查辩护的结构与功能发挥”、“认罪认罚从宽背景下的律师辩护转型”,以及“刑辩重点的战略转移”。5月25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熊秋红研究员就第一主题发表了演讲,详细地阐述了辩护权的正当性基础、有效辩护的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以及在中国语境下如何开展有效辩护。演讲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共鸣,大家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十二名与谈人畅谈了对“有效辩护”的意见,多位代表对此主题进行了自由讨论。
25日下午,会议进行到第二阶段,由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李昌盛教授主持,南开大学法学院朱桐辉副教授就“侦查辩护的结构与功能发挥”作主题发言。与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并就批捕问题、检察官介入问题展开了较为激烈的交锋,将会议研讨推向高潮。
第三阶段“认罪认罚从宽背景下的律师辩护转型”由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郭烁教授主持,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刘方权教授就“以合作的方式行使辩护权以及‘协作式’辩护的界限”作主题发言。与谈环节中,参会学者、实务专家均对刘教授提出的话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第四阶段“刑辩重点的战略转移”由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文龙律师主持,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李昌林教授作主题发言。之后,与会多位学者、实务专家对此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
最后,孙长永教授、熊秋红研究员分别就本次研讨会作总结发言。他们认为:本次论坛的形式开放、包容,论坛过程既有激烈的交锋和不同的声音,也达成了共识性的意见;例如要实现有效辩护,离不开辩护制度的完善、律师自身的辩护质量的提高,刑事辩护必须结合我国国情等观点。他们指出:以后的研究方向应当集中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上,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20%的不认罪案件依然值得进一步关注。
本次论坛的举办得到广泛认可,参会人员均表示在领略了西南政法大学的批判精神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