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益亮 |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困境及破解路径
发布日期:2021-04-07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困境及破解路径
唐益亮
西南政法大学
摘要:与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相比,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公益诉讼的试点及推广之初并没有受到同等重视,在文本规定上也呈现出先天不足的短板。但随着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逐渐增多,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成了检察公益诉讼的重中之重,各地法检机关就如何实践该类诉讼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主要面临刑事管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欠缺、诉前公告程序的设置有悖于办案实践、损害赔偿的数额超越法定范围三重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刑事管辖受制于文本、实践及考评机制,诉前公告程序包含充分法理支撑之误认,损害赔偿肩负"损益相抵"与预防犯罪双重使命。为此,应当从完善刑事管辖制度、诉前公告程序法理支撑之否认及废除、构筑体系化与规则化的赔偿范围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刑事管辖;诉前公告程序;损害赔偿;
基金资助:
2020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轻罪案件程序处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YB20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唐益亮.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困境及破解路径[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1(01):72-82.